当前页面:首页 >新闻中心>集团要闻
祝贺!翁学新荣获“贵州省劳动模范”称号

4月30日,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贵阳举行。贵州公路集团第六工程公司副总经理翁学新被授予“贵州省劳动模范”称号。

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、厅长张胤会见厅系统获得2025年全国、全省劳模和先进工作者,代表厅党委向他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,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问候。

创新破局:锻造山区桥梁的“贵州范式”

在兴义环城高速峰林大桥建设中,作为世界首创创新技术——高速公路悬索桥主塔横梁整体预制吊装工艺的主要完成人之一,与建设团队将1470吨混凝土横梁精准嵌入主塔之间,刷新了山区桥梁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纪录。

主塔横梁预制吊装工艺在峰林大桥成功应用

面对纳晴高速牂牁江大桥千米级悬索桥的挑战,他带领团队开发应用悬索桥上构多功能高效牵引施工工法、滚轮组件纵移吊装悬索桥索鞍施工工法、悬索桥吊索天车高效吊运安装施工工法等3项尖端悬索桥上构施工吊装工法技术,攻克了常规悬索桥施工低效能吊装难题;并创新“无导梁拖拉式顶推”工艺,开创国内山区大跨径钢梁顶推施工先河,大幅提升工程效率,斩获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金奖。

“无导梁拖拉式顶推”施工工艺在牂牁江大桥晴隆岸引桥成功应用

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,翁学新培养出30余名桥梁技术骨干,主持完成重点科技项目5项,获省级科学技术奖8项,省部级工法2项,授权专利11项,带领团队累计捧回贵州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13项,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金、银、铜奖9项,为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“贵州方案”。

翁学新(左二)在施工现场向青年职工传道解惑

品质匠心:从“毫米级标准”到“零缺陷工程”

“每一座桥都是百年工程,容不得半点将就。”

翁学新以严苛管理著称,他构建“首件示范+三检制+交叉互检+工序验收”质量管控体系,为工程质量筑牢多重保障,其所有参建项目安全质量可控,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%。

翁学新带头检查钢筋套筒打磨情况

在纳晴15标,他制定《月综合考核管理办法》,以质量和服务满意度为标尺激活一线动力。该项目连续两年蝉联贵州省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单位“平安工地”考核榜首,连续3年获评贵州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示范合同段。其主编的《无落地贝雷梁支架施工标准》等企业标准,提高了特殊结构桥梁施工工效,确保了施工安全与品质,更为后期同类桥梁施工提供了有益示范和技术参考。

翁学新向参观人员介绍牂牁江大桥品质管理举措

绿色筑路:让天堑与青山共生

“品质工程不仅要内实外美,更要路景相融。”在峰林大桥建设中,他采用竹跳板围挡和土石方反拉利用、峡谷陡坡溜管出渣工艺,减少桥下植被破坏。于金州大桥开发应用带伸缩式吊架和新型锁扣吊耳,解决了吊具的通用化问题,降低钢桁梁吊装后期吊耳割除焊渣引起火灾的风险,有效节约吊具钢材30余吨;结合桥梁施工现场狭窄地形条件,开发应用多功能移动拼装平台,高效完成悬索桥钢梁拼装,开创了悬索桥大吨位钢桁梁开口节段创新流水装配化拼装施工,打破了常规龙门吊对钢桁梁的拼装方式,既节约了机械设备投入,又有效保护了景区生态环境,使钢梁拼装施工更加方便快捷、安全可靠。

金州大桥建设实体与生态环境相得益彰

在金州大桥项目利用吊车拼装钢桁梁,有效节约施工场地

针对国道G354蔡家湾大桥旧桥改造工程,他在大桥两岸引桥、拱圈以及拱上建筑,分别创新实施绳锯切割吊装拆除工艺与倾斜移位隔震机械拆除技术,解决了旧桥拆除作业对于临近国防光缆、电力干线和通行道路的震动干扰以及现场扬尘难题,达到了绿色环保、提质增效的目的。这些实践为山区复杂地形桥梁建设提供了生态友好型施工路径。

人物名片

翁学新,1982年5月出生,2003年7月进入贵州公路集团工作,先后参建过广西百罗高速、湖北沪蓉西高速和贵州施青1标、仁赤25标、白黔6标、兴义环高1-3标、纳晴15标等项目,为推动贵州交通事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,先后被授予贵州省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、贵州省首届“最美劳动者”“贵州交通科技英才”等称号,连续多年获得贵州省建筑业企业“优秀项目经理”表彰,并入选贵州省第八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人员名单。

        Baidu
        map